山东科技大学

查看: 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手记: 我眼中的撒沙 | 山东科技出版社

[复制链接]

39

主题

74

帖子

3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09:3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       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策划与辛苦创作,《家门外的自然课系列》终于在这个六一节前和小朋友见面了!最先来到小朋友们身边的是《看!蜗牛》,稍后还有《看!树木》《看!草儿》《看!蚯蚓》陆续推出哦!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插播惊喜!本套书的作者、俄罗斯科普图画书作家撒沙本尊出现!   谨以此文献给撒沙,献给所有爱自然、爱孩子的人。——眉子         撒沙在我眼里是一个非常非常安静的人,认识她很多年,从来都是那种安安静静的样子。只有在谈到艺术、自然和孩子的时候才能看到她眼里散发的某种特有的光芒,她其实是一个内心丰富、个性独特、充满激情的女孩。       撒沙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她的姥姥姥爷是前苏联的功勋艺术家,姥姥是著名的插画艺术家,姥爷是著名油画家,而她的爸爸妈妈目前都是陶瓷艺术专业的大学教授,从小耳濡目染,让撒沙很早就有了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虽然撒沙出生在大城市圣彼得堡,但是她童年的每一个假期都是在她姥姥姥爷农村的木头房子里度过的。俄罗斯的自然环境非常美,因为地广人稀,自然也得以保留了它最自然的状态,没有被人为破坏,撒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她的童年,而这段童年经历也在撒沙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记,影响了她此后一生的专业选择、爱好和价值观。撒沙童年的每个假期都在这里度过06年我与撒沙一起在圣彼得堡周边的森林度假时拍的照片,每次看到这组照片心里就会感觉特别安静,这就是撒沙从小所处的环境。       因为跟撒沙在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两年多前因为偶然的一次聚会聊天,还因为我们对于自然、艺术、孩子共同的热爱,促成了这一套书的诞生。和撒沙一样,我小时候也是在自然中自由自在长大的,那时候家门外的树林和杂草丛生的荒地是我的乐园,就象鲁迅先生描绘的百草园一样,也许只有孩子才能真正发现大自然的乐趣所在。 满是生命的大自然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于生与死、善与恶的戏码,在我们不曾觉察的各个角落,虫子们的世界异常精彩,一点不亚于莎士比亚戏剧的跌宕起伏,也许只有能够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才能理解这些关于生命的内涵。长大后,对于这些童年记忆反而变的越来越清晰,小时候看过的蚂蚁、用面筋粘过的知了猴、摘过的野果,这些都变成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对于大自然天生的痴迷和热爱对所有的孩子来讲都是一样的,跨越国界跨越种族。所以,这套书的最终出现并不是我们的突发奇想的结果,而是源于积淀在内心由来以久的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只是借助于某种专业技能完美的呈现了自己的内心。我很庆幸我们没有把这个想法扼杀在只是想象的阶段,而是开始一起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来完成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大量的资料搜集到每一个画面的呈现,撒沙投入了她全部的热情,因为白天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撒沙的工作时间都是安排在凌晨以后的几个小时,经常累的恶心呕吐,那种辛苦自不必说。在此期间,我们多次会面讨论稿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还多次请童书专家一起讨论、修改。尽管如此,创作进度还是非常缓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还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创作过程图,这张图片展示的是蜗牛的牙齿,你知道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足足有两万多颗呢!      撒沙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后来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 ,成为了一名艺术家,所以她既有科学家缜密的思维习惯,同时又有艺术家对美独特的感受力。她对科学研究非常迷恋,她思维缜密,喜欢透彻地洞悉事物,这套书里很多细节的呈现也是对撒沙的这一特质最好的诠释。比如在画到关于古代蜗牛部分的时候,撒沙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关于古代蜗牛颜色的准确描述,一开始她画的宽角螺是根据猜测画的土黄色和蓝色的壳,后来因为最终也没找到资料,撒沙不愿意把没有科学根据的东西呈现在给孩子看的书里,所以又不辞辛苦重新画了一幅没有着色的纯线条图,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地想象为它涂色。      所有好的童书都应该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操守。在撒沙眼里,她所描绘的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有尊严的。为了创作《看!蜗牛》这本书,撒沙自己养了很多蜗牛,她把书中的“主角”请回家,陪她和她的两个孩子一起创作,倾听这些小生命的心声。《看!蜗牛》中插图,这里面讲到关于古代蜗牛的知识,撒沙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关于古代蜗牛颜色的准确记载,所以她不辞辛苦画了几种方案,最后我们决定用纯线条图表达关于古代蜗牛的部分,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为蜗牛着色。这张原图里面的小手模特是魏嘉,撒沙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的了解各种蜗牛,她按照蜗牛实际的大小和比例创作了这幅插图。蜗牛有的是卵生有的直接生小蜗牛,你能分辨出哪些小蜗牛是同一个妈妈生的吗?蜗牛是撒沙心爱的宠物。撒沙跟儿子魏嘉一起收藏的蜗牛壳,在书里面撒沙特意嘱咐喜欢收藏的小朋友不要去抓活的蜗牛来收藏。      在撒沙的世界里,她是小蜗牛生命的代言人,她从蜗牛的角度观察世界,体会生命的不易与尊严。在中国,我们常常用害虫还是益虫来给一些小生命贴上标签,但是这样的“好”与“坏”是根据我们人类自己的需要来给它们分类的,是我们人类自私的偏见。对于大自然而言,它们跟我们人类有同样的权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在这本书里,我们不做“好”与“坏”的评判,只是本着尊重一切生命的态度来研究它们。这样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在这套书的很多内容里面得以体现,所以,这不单纯是一套自然科普书,更是能让孩子体会人性美好的暖心绘本。       其实回想起来,现在再去看植物看虫子跟小时候的感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自从做了妈妈,对世界上所有的小生命都充满了悲悯之情,不忍伤害。跟撒沙相比,小时候的我更象是一个“小恶魔”,那时候很是热衷于抓来一串串蚂蚱喂给房檐下的小鸟,被我串在草儿上的蚂蚱总是徒劳的蹬着后腿,最终也逃脱不了被鸟儿吃掉的命运,而我那时只是看到鸟窝里张着鹅黄色大嘴巴饿的发狂的小鸟的可怜,似乎没想过蚂蚱也是活生生的生命。我曾经跟撒沙一起探讨过这件事对与错的问题,似乎很难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大自然自有它的法则,弱肉强食,所以如果现在我再面临同样的局面,我可能会选择中立的态度,看着鸟儿们自己去解决生存问题,由此想到儿童教育问题,面对纷争,我想一味地去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可能不是很高明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觉知也许才是更深层次的爱。《看!草儿》其中一幅插图,这个画面完全站在孩子的视角看自然,原来小草下面生活着这么多小生命,真是有趣极了!《看!草儿》其中一张原稿,在这个对页里展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草儿,还有对“花序”这个知识点的介绍,并融入了美学里面关于“构成”的概念 ,教会孩子们怎样概括性的洞悉事物。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已经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里,跟随着城市躁动的节奏每天参加各种培训班,却缺失了最值得付出童年时光的自然生命教育。看看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农药滥用、资源过度开发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以前常见的那些小昆虫也慢慢消失不见了,这些发现让我痛心,这也是我们创作《家门外的自然课》这套书的初衷。       借用余光中先生的一段话:“孩子,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当我们慢慢长大,有了大人的身体和责任,但与我们灵魂相伴的却永远是那段童年时光,所以,童年时,一个孩子遇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
        我想自然对于孩子而言跟艺术一样可以滋养他的一生,不管他将来是一名科学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商人还是一个艺术家,他内心深处的那个自然会给他充足的养分,让他漫长的生命旅途中不会因困境而躁动迷失。一个懂得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孩子永远也不会变得太坏。所以,真心希望借由此书可以让孩子爱上自然,启动孩子最本真温暖的一面。
       在此,谢谢所有在这套书的创作过程中给过我们帮助的人!感谢王林、张戈先生给我们始终如一的关注和鼓励!感谢孙慧阳老师和朱自强老师中肯的建议!感谢冯琪博士在科普知识方面给我们专业性的指导!感谢一夫老师为撒沙的蜗牛找到新家!感谢徐建明先生为这套书的推广做出的努力!感谢全国近百家绘本馆为这套书代言!感谢魏嘉、贝嘉和子赫小朋友的积极参与,你们天真的提问让我们知道孩子的所想所需!
同系列的新作品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想了解关于这套书的更多信息、欣赏精美内文,请点击:http://item.jd.com/11907067.html或扫描二维码: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传承科学 追求卓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