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浮烟山,让小编带你一起领略历史文化之美山东科技职业美丽的浮烟山,让小编带你一起领略历史文化之美
浮烟山在潍坊市区西南五公里处,名字的起因: 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之上、山之中、山之坡。故因此而得名浮烟山。很久以前浮烟山的地下水脉是很充足的,(山多高、水多高)形成雾气升腾、云雾缭绕。曾是一处风水宝地,它的山坡之下也是极适应于人类居住和其他生命繁衍生息的地方。 浮烟山的东山坡之下有一处麓台(古称天台、尧王台)。“三皇五帝”之一中的尧帝曾到过此地或在此居住过,与黄帝同时的还有炎帝族和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以及江淮流域以三苗等为首的苗族。炎帝族发祥于陕北,黄帝炎帝与蚩尤在中原逐鹿之战后沿渭水、黄河东下,到达今山东地区。炎帝姜姓,其先为神农氏,大约是最早从事农业的民族。传说炎帝牛头人身,大概 以牛为图腾。九黎族活动于山东至安徽中部地区,史称“东夷”。 由此可以印证我们的先人在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到过这里,青州东南的尧王山;尧王镇;昌乐南部的尧王沟等也印证了尧帝和“尧王台”的可考性。
更值得考究的是通过尧王台联想到了正南方的瞬王台和正北方的禹王台。(又称天台、地台、水台) 尧王台(天台)——现称麓台,早称麓台书院(浮烟山以东)后有孟子讲学、公孙弘治学(汉武帝刘彻时代的宰相)南燕太子慕容超也在此读过书。为盼望孟子早日到来和留住孟子在此长期讲学授徒,故把麓台以东村庄改名为望留村,现为望留镇,期望留住孟子。 瞬王台(地台)——现称公冶长(公冶长为孔子之婿)书院:位于安丘西南35公里处,东北西三面群山环抱之中 ,树木之茂盛,气候之宜人,它处无比,不置多见,现存孔子送婿两棵银杏树可证。 禹王台(水台)——大禹治水所筑之台: 筑台和护台之后人围台而居,繁衍生息至今已四千年之久,茅舍土屋把禹王台围在了中心。逐步形成了村落,沽名禹王台村。(潍县高里镇北15公里处)禹王台海拔20多米,底径约70多米,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此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上有禹王庙。清乾隆年间,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1938年,侵潍日军将台上庙宇焚毁,此后无重修。 三台南北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各相距50公里, 4000年前的先人们就有如此之高明的技术。(以上图文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张井奉
责任编辑;于鸿展
文章来源于;潍坊人文 |
|